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40岁,无老婆无儿无女,当“坐”家的人生历程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0 19:09 | 阅读全部
  高考考了六百多分当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穷人家没什么仪式感,高兴一下也就过去了,没有下馆子也没有谢师宴,就像我也从没正式过过生日,没有吹过生日蜡烛,没许过愿。

  普通工人子弟考上重点大学,人生的火苗本来应该越烧越旺,但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火苗开始渐渐熄灭。

  我到学校拿录取通知书,还交了一百元,不知道什么费用,就当请老师吃饭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欣喜地打开一看,心顿时凉了一截,录取的专业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什么鬼?!虽然当时我不太清楚,但从字面就可以看出与销售相关,直觉告诉我这个专业不适合我。那一刻,我完全没有了考上重点大学的喜悦。

  应该是当年计算机专业比较热门,我的分不算高,更关键的是我填了“服从调剂”,班主任说填“服从调剂”可以增加录取的可能性,这是他对填写志愿的唯一指导。

  在这里我要忠告已为人父母的涯友:专业比学校重要。

  每个大学都有各自的重点专业,除非是清华北大这种名牌大学,牌子够硬可能还可以弥补专业的弱势。

  或者是很喜欢某专业,比如前段时间上了微博热搜的一个湖南女孩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很多人都为她不值,因为考古专业毕业后可选择的工作范围很窄,工资也不高。在外人看来,她完全可以选择更有前途的专业,但她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所以选择了考古专业。

  我是支持她的,选专业要么自己喜欢,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你一生的职业生涯;要么热门,就业前景好工资高。用亦舒的话来说就是:要么有很多很多爱,要么有很多很多钱。

  很多原本理工类大学,为了变成综合性大学,就搞了一些文科类专业来凑数。南京理工大学就是如此,搞了一个经济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没有拿的出手的教授、也没有拿的出手的理论研究成果,甚至没几个讲课有水平的讲师,大多是些上课照本宣科下课就走的混子。

  这些文科专业除了凑数,还有个重大功能:接收特招学员,比如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等,因为这些文科专业简单好学。像我所在的市场营销专业,就有近十个体育特招生,踢足球的、打篮球、排球的。

  所以,尽量别报理工类大学的文科专业,除非只是想混涨文凭。

  还有,填高考志愿最后别填服从调剂,否则,不知道把你调剂到哪个冷门专业,关键是,你并不喜欢。如果可以选择,我宁可上湖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现在大学还有转专业的可能,我那个时候没有。这非常没有人性,因为不同的专业很可能早就不同的人生。

  2002年毕业工作后,我的工资是一千元,而计算机专业同学是五千。那时候南京房价也就2、3千一平米。这仅仅是工资表象上的差距,行业发展、职业前景的差距更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在当时,我把所有失败归咎为专业不符合本人志愿,其实,我心里清楚:这不过我逃避努力的借口而已。大学完全可以自学,可以蹭课,可以读双学位,可以考研。我都没有做,甚至没有去尝试,更别说努力。

  我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放纵的理由:这垃圾专业不需要学。

  前几年,京东刘还没出事正风光的时候,我看过他的人生经历,他考上的是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在我狭隘的认知范围内是跟市场营销一样垃圾的专业,但他大二自学编程,还凭此赚了几十万,那还是在1993年,电脑很稀罕的情况下。

  所以,牛人之所以是牛人,是因为无论什么环境、什么条件,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我,只是个庸人,一个自以为是的庸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0 19:16 | 阅读全部
  “来吧,来吧,相约九八;来吧,来吧,相约九八。”

  70后、80后一定听过这首歌,《相约九八》,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王菲、那英合唱。

  1998年夏天,我踏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远行,从此踏上人生的不归路。

  买车票的时候,我还闹了个笑话。用录取通知书买半价票,我说买一张到上海的票,售票员看了看我的录取通知书,很疑惑地问你这是南京的学校啊,怎么买到上海的票?我自信满满地回答:到了南京我就下车。售票员笑了,给我打了一张到南京的票。

  实话实说,穷人家的孩子真的没见过什么世面。那是我第一次买火车票,第二次坐火车,第一次是小时候从老家到十堰,已完全没有印象。我以为买到终点站的票,然后中途下车就可以了。

  记得高二的时候转来一个插班生,是校长的儿子。我们坐过一段时间同桌,他学习成绩不好,我还辅导过他功课。每年寒暑假,他会到处去旅游,我看着他旅游景点的照片十分羡慕。后来他没有考上大学,去了巴西留学,就是去玩然后混张文凭。

  我想:他一定不会犯我那种错误。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见过很多世面。

  看偶像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台词:“我和他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嗯,至理名台词。

  “人生来平等,”这个“平等”只针对“生”,“生”之后,你懂的。

  九七年发生了很多大事,邓小平去世、香港回归,九八年也发生了很多大事,大洪水、工人下岗潮。

  我妈也下岗了,她一直在后勤部门打杂,虽然没有编制,收入不多,但也轻松。九八年,国企下岗潮,我妈也下岗了,被买断工龄,她没有编制,也没赔多少钱,可能就几千块。

  虽然残酷,但我能理解。我知道厂里的情况,养了太多闲人,尤其是科室里,喝茶看报混日子的人很多。工人里也有很多偷奸耍滑的混子,没事就聚在一起打牌赌钱。

  但更残酷的是,下岗的大多数都是基层员工,科室的很少。

  二汽还可以,毕竟是大型国企,没有大规模下岗潮,只是清退了一些没有编制的员工。但也尾大不掉,发展远不如后来居上的上汽和广汽。03年东风和日产合资,加强了管理,才渐渐有了起色。

  但我不关心这些,我只关心能不能买到一张有座位的火车票。当时,火车还没有提速,十堰到南京要24个小时左右。暑假还好,寒假那个人多啊,过道里挤满了人,根本动弹不得,更别说去厕所了。好几次我买的站票,在过道里蹲一夜,那个滋味真是不好受。好在那个时候年轻,扛得住,换成现在的自己,得丢半条老命。

  父亲要上班,本来我打算一个人去南京,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坚持要送我去南京,其实她也没出过远门,而且很容易晕车。

  1998年的那个夏天,一中一少,一起出了一趟远门,也是唯一的一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0 19:53 | 阅读全部
  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远行,有些紧张,有些兴奋,有些期待,痴痴地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最终被疲惫征服,再无心看风景。这种感觉有点像人生,从充满新奇渐渐变得麻木。

  经过二十多小时硬座的折磨,终于到了南京。六朝繁华地,十里秦淮河,我心向往之的江南啊。

  出了站,看到各高校都设有迎新点,找到南理工,有大巴送到学校。从火车站到南理工还挺远,我感觉快一个小时了,我从十堰的边缘来到了南京的边缘。

  南理工位于紫金山南麓,中山陵、明孝陵就位于紫金山上。我走进校园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好大啊。南理工应该是南京唯一没有分校的重点大学。

  记得有一首顺口溜,大意是:南大的才子南航的饭,南师的美女东大的汉,河海的流氓满街窜。好像没提南理工,大概是没什么特色吧。

  我觉得南理工最大的特色应该是风景好。最具特色的是有一大片水杉树,一到春天,树下开满二月兰,是南京高校中很知名的风景点。

  听说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曾在南理工取过景,不过我没看出来,可能是因为十几年后校园变化太大了吧。

  当时学校里有很多荒地,长满了野草,独具风味。还有很多老建筑,但并不是像南大东大那样的民国风建筑,而是六七十年代的砖瓦楼,土里土气。再加上身处郊区,所以,南理工的学生常被戏称为南理工的农民。

  大巴开到了报到点,我按照指引完成报道手续,我已经忘了具体细节,就记得人很多,到处排队。学费一年2300元,住宿费一年500元。

  办完手续后,有位学长带我们去宿舍,8号楼,房号我忘了,8个人一间,4张高低床,我在上铺,下铺是个北京小伙,宿舍里还有个海南岛的,其余5个都是江苏人。

  安顿好后,母亲就要离开了,也没有去逛逛校园,应该是怕给我添麻烦吧。我送她到火车站,票是第二天一大早的,她不肯去住旅馆,就在火车站对付了一宿,父母从不舍得给自己花钱。

  我回到了宿舍,经过了三年的高中住宿生涯,对这种场景并不陌生。

  开始了,我终将逝去的大学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0 21:27 | 阅读全部
  大学第一个月就是军训,高一时也有过军训。我一直觉得军训就是个形式主义,不知道最开始是哪个领导拍脑门想出来的。

  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一个月能锻炼出来,那叫吃苦吗?增进团队意识集体概念?一个月下来都不知道站旁边的人叫啥名字。

  稍微有点用的是一起唱唱红歌,不过唱来唱去就那几首:《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等;从高中唱到大学,从1990年唱到2020年,估计现在的大学生军训还在唱这几首歌。

  每年都有新生因军训猝死的新闻,我真为那些人感到惋惜,好不容易平安长大考上大学却被军训整死了,真冤!

  不过南理工军训还是有一点特色的。南理工前身是个军校,一度是归兵器工业部管理,而不是教育部,现在弹药及武器系统专业还是南理工王牌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了可以直接进军工企业,中尉军衔起步。

  所以南理工军训有实弹射击这个项目,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保留。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摸真枪,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我对兵器不了解,应该是半自动步枪,每个人五发子弹,五十米靶。

  我趴在地上端着枪,不知道姿势帅不帅,三点一线,瞄准标靶。我第一次觉得五十米是真远啊,那个标靶是真小啊,别说靶心了,我连十环都看不清,甚至不确定有没有瞄到自己的标靶。

  扣扳机不费什么劲,枪声也不是很响,后座力也不大,几秒钟内五连发,很快就打完了,结果当然是一发没中。

  如果你看一些战争史料,会发现伤、亡数差距特别大,大多数都是受伤的。我想应该是没几个人能瞄准,都是朝着有人的地方一通乱打,被打中致命位置的人属于运气不好的。

  军训就是那几套:走正步、站军姿,学几招军体拳,最后来个十公里拉练,没什么太多乐趣。曾经看到过女大学生爱上军训教官的新闻,我就想:这女学生是有多饥渴啊!

  南理工以理工类专业为主,女生比较少,听说男女比例大概一比五,不知道准不准确,但狼多肉少是事实,而且“肉”基本都在我所在的经管学院和人文学院。即便如此,我们班四十个人左右,也只有七、八个女生。

  军训的时候,男女是分开的,每次女生方队经过的时候,总会引起男生的一阵骚动。

  “看美女”永远是男人不变的娱乐项目之一。在穿着军装、带着军帽、晒得黑黑的女生中,皮肤白皙的那个女生永远是最瞩目的焦点。

  “一白遮三丑”,至理名言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0 21:34 | 阅读全部
  军训完就正式开学了。大学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教室,每门课不同的教室,座位随便坐,有些课和其他班一起上,在很大的阶梯教室,人虽多,纪律还可以,有人睡觉、看闲书,老师也不会管。

  只有少数老师偶尔点个名,大多数老师根本不会管你来不来、学不学,讲完课就走,也没有作业。考试前,有的老师比较心好,划个重点,靠前三天背一背,基本都能过,文科就是轻松啊。

  当然也有难的课,首推《概率统计》,至今我也不知道那门课讲了些什么,老师是个木讷的黑框眼镜男,说话含混不清,我都听不清他在讲什么,自学吧,跟看天书一样,完全找不到头绪,再加上自己也无心学习,索性就放弃了。

  考试只有五道题,我一看就傻眼了,一道题都不会,后来随便瞎写了一通,心想:这下完了,肯定挂科。没想到那个老师讲课不行,人还不错,给我60分及格。问了一下其他人,都给过了。

  微积分、线性代数属于高等数学的一部分,但要比高等数学简单一些。我觉得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毫无作用,一个未来的业务员难道要用微积分、线性代数去谈客户吗?为什么不多搞一些营销案例分析、商务谈判、广告促销等和专业相关的课呢?搞点哈佛商学院、北大光华学院的教材研究研究不香吗?

  我坚定地认为:除了北大清华等少数名校外,其他大学包括重点大学的很多非王牌专业教学质量都很一般,甚至是差。除了混张文凭外基本学不到什么,除非靠自己努力自学,才能有所收获。

  但我没有选择努力,而是选择了放弃。逃课睡觉、打游戏、打球,图书馆都很少去,考试能过就行。

  不过还是挂了一科,宏观经济学,不是我考的不行,而是得罪了老师,一个糟老头子,讲课水平不怎么样,架子却端的很大,号称经管学院的四大名捕,每年都要抓几个学生挂科。我没当回事,在课上看小说,被他看见,记了我的名字。结果考试没过,补考也没过,第二年重修,还交了两百多重修费,把我气得骂那个死老头子一百遍。重修我也没去上过课,考试前背了一下,考试瞎答了一通,结果就过了,明显挂科就和考试无关。

  其实那老头从不点名,逃课的一大堆他也不管,我却傻乎乎地去上课,躺在宿舍看小说不好吗?何苦自讨没趣。

  这是个教训啊!有的人惹不起,但躲得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1 18:28 | 阅读全部
  南理工有个奇葩规定,每天早上都要跑步,还得打卡,不知道其他高校有没有这种要求。虽然我知道这是为了学生好,早起锻炼身体。但我讨厌跑步,更讨厌早起,但我开始并没有胆量破坏这种规定。

  不过这导致了我睡眠严重不足,后来发现有的课老师不管逃课,于是钱两节课就不去了,在寝室睡好了再去,真堕落啊!

  到了大三就管的不严了,负责打卡的也是学生,找个认识他的人直接打满一个月卡就可以了。到了大四,连打卡都不需要了,没人跑了。

  南理工还有个奇葩规定,就是体育必修太极拳,还要考试。可能学校想让我们老年有所活动吧,只是它没想到二十年后广场舞比太极拳更受欢迎。好像是陈氏或者杨氏太极拳十三式,我差不多忘光了,只记得第一招是野马分鬃。

  在大学,我学会的第一件还算有用的事是——骑自行车。小时候就很羡慕会骑自行车的小孩,那小孩因为腿短不能坐在座位上骑,而是脚斜插过三脚架蹬踏板,姿势虽然别扭,但也很拉风的模样。

  后来长大了也没机会骑自行车,主要是因为家里没有自行车。现在上了大学,机会来了。因为学校比较大,从宿舍走到教学楼要十几分钟,所以很多人都骑自行车。

  某个晚上,我找同学借了自行车,来到篮球场自学骑车。开始我很怕摔倒,所以比较小心。后来某一刻,突然速度起来后,我发现自己在平稳地前行,就这么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绕着篮球场骑了一圈又一圈,风在我的耳边呼啸,那感觉真好。

  我花了五十元从修自行车的那儿买了一辆二手车,它陪伴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去了哪里?我竟记不清了,好像是丢了,又好像是毕业后留在了学校三号门停车处,那里停着一大片自行车。

  17年我在北京漂着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小黄车那时候是机械密码锁,有些人骑完了忘记了锁,我就拿过来骑着到处瞎逛,骑车去天安门,去鸟巢,去朝阳公园,去798 ,去三里屯,我差不多骑过了大半个朝阳区。

  老这样免费骑车,我也内心有愧,后来小黄车一元包月的时候,我办了会员,交了99元押金。当然,现在99元是拿不回来了,我倒没什么太大意见,因为我很喜欢那段免费骑车到处闲逛的日子。

  本来我还可以学会另一件有用的事——游泳。游泳也是南理工的体育必修课,但老师根本不教,到游泳池自己瞎扑腾。由于我小时候在水库呛过水,有点怕水,靠自学根本没戏。后来考试,要游过游泳池的横向距离,大概25米。我只能狗刨个几米,没办法,只好憋气往前游,差几米没到,老师还是算我过了。

  在南理工经管学院有很多这样的老师:没教你什么,但考试让你过。

  我不知道该骂他们,还是夸他们。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1 18:44 | 阅读全部
  面对不如意,有的人选择发愤图强改变命运,有的人选择自暴自弃自我放逐。前者是牛人,后者是废人,显然,我是后者。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追一个女神追了很久,终于追到了手,才发现女神卸妆后惨不忍睹,睡觉打呼噜被窝放屁抠完脚趾抠鼻孔拜金爱消费内裤不洗袜子不换啥也不会干。

  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重点大学就是一个女神。当我发现这个女神就外在漂亮内在一包草以后,深深地失望了。

  我觉得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是个笑话,好好学习就是在开玩笑。班上一堆体育特长生,天天训练也不上课,考试一样过。南理工的足球队还可以,经常和河海大学争南京区第一。

  大一上半学期,我还延续了高中的学习态度,可能是惯性吧,上课认真听讲,不逃课不睡觉,期末还拿了个二等奖学金,两百多块,我去买了一块上海产的全自动机械表,结果不到一周就出了问题,让我对国货也失望了一次。

  下半学期,我看穿了“女神“的真面目,不再认真学习,能逃课就逃课,考前一周复习一下,考试能过就行。到了大三,专业课一般不发教材,都买学长的旧书,我好几门课连教材都没买,照样能考试过关。

  《宏观经济学》算是破了我的不挂科金身,但那也与考试成绩无关,只是因为上课看小说得罪了那个变态老师。

  还有个选修课挂了科,好像叫电影艺术欣赏,因为那门课的教材是那个老师自己出版的,每个人要买一本,只有几个人没买,我就不想买,结果那门选修课没有过。我问了一下其他人,发现没买书的都没过。

  那些都不算什么,真正的难题是英语四级。过不了英语四级就拿不到学位证,虽然那学位也没啥用。我开始以为凭自己高中英语的功底,考及格应该没问题。所以也没怎么好好准备,结果成绩出来:58分。那时候英语四级满分是100分,现在好像是几百分了。

  差2分,就差一道选择题,我有些不服气,下次肯定能过。我还是没太当回事,认为只是个意外,结果第二次成绩:52分。

  英语四级是大二开始考,一年两次。我两次都没过,第三考已经是大三了,要和大二的学生一起考,我感觉到了一种羞辱。

  我开始认真准备四级考试,那可能是我学习最认真的一段时间。英语听力我放弃了,那不是短时间能提高的;背单词我也放弃了,我不擅长死记硬背。我又重新拾回了高中的那一套——做题。我买了几套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按照考试时间来做,然后把做错的题单独拿出来记录,反复琢磨。

  考完后,我也没什么把握。用电话查成绩的时候还有点忐忑,最后听到成绩是7开头,心就放下去了。78分,对于我这个放弃听力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那是大学期间,我对考试成绩唯一在乎的一次。

  后来我还凑热闹参加了一次英语六级考试,发现很多单词都不认识,我觉得比四级难了不止两级。我瞎答了一通,后来连成绩都没有查,因为我知道肯定过不了。白白浪费了报名费啊,好像是五十多块,拿去买泡面吃不香吗?

  所以,虽然我高考成绩还可以,但远远称不上学霸,只是个极度依赖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的普通学生。

  当在大学无人管教时,我就现出了原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1 18:54 | 阅读全部
  我每个月生活费是四百元,当时父亲的工资估计也就一千多,家里再穷也不会让我过的很拮据。但我并不是很在意,或者是不想在意。我花钱虽不大手大脚,但也没有很节省。

  吃饭花不了多少钱,食堂大锅饭比较便宜,素菜一元,荤菜两元,我一般打两个素菜就可以了,食堂有免费汤喝。

  宿舍经常会有推销商品的人来,不知道是不是学生。我喜欢听歌,买了一个随身听,还买了一个收音机。质量很好,价格便宜。高中时随身听很贵,爱华、索尼、松下等牌子都要三四百块,到了大学,广东产的随身听就很便宜了,几十块钱一个,质量还不错。买了一些磁带,还是十元一盘,范晓萱的、许美静的、王力宏的、朴树的、许巍的、英国辣妹的、甲壳虫乐队的等等。

  这些都花不了多少钱,我最大的开销都花在了网吧里。98年网络正慢慢热起来,网吧很贵,五块钱一小时,后来降成了四块。即使如此,依然人满为患,有时候要等好长时间才能有位子。

  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网络游戏,都是些局域网游戏,大一时最流行帝国,大二是星际,大三是CS。每次到了周末,宿舍里玩家们就开始张罗去网吧一决胜负了。游戏开始,大家可认真了,几分钟建设,几分钟出兵,争分夺秒,情绪高涨。尤其到打CS的时候,一边玩一边大呼小叫——“A小道”、“中门”、“B点”、“快拆雷”,好不热闹!

  我技术一般,输多赢少,重在参与。我更喜欢玩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大航海时代4,暗黑破坏神、英雄无敌三等。记得第一次玩仙剑奇侠传,我深深地被迷住了,竟还有剧情这么丰富的游戏啊!这完全不是小霸王插卡游戏能比拟的,就像在看一部武侠小说。

  我玩了整整一个下午,那一个个迷宫把我玩崩溃了,玩到找凤凰蛋那段,实在玩不下去,胳膊都麻了。一结账,25块,让我有点心疼了,将近三天生活费了。

  后来,我没有再去玩,并不是心疼钱,而是不想再走那些迷宫了。我就是个喜欢逃避困难的人,连玩游戏也是如此。也因为这点,我虽喜欢玩游戏,但也不能算上瘾。

  真正算上瘾的是我们班一个胖子,天天泡网吧里,挂科一大堆,最后毕业证也没拿到。

  平时上网费太贵,最实惠的方式就是包夜,十五元,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每到周末都要提前预约,否则定不到位置。

  年轻人身体就是好啊,通宵后睡一觉还可以去打球,满场飞奔。现在通宵一次,三天缓不过来。

  现在想想,大好青春时光浪费在网吧里,浪费在游戏上,真可惜啊!就算不学习,把这些时间泡在图书馆里看闲书,也会大有收获吧。

  当时的我不懂,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一样不懂,只不过换了一个好听的词——电子竞技。

  也许,有的人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终有一天,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1 19:01 | 阅读全部
  大一上半学期时,高中同学的情谊犹存,还有几个同学给我写信,还互寄照片。98年的时候,手机是奢侈品。宿舍也还没安装电话,校园里安装了几个IC卡电话机,每天晚上都有一堆人排队打电话。

  我也排过几次,最怕碰到情侣打电话,至少半小时起步。我是最烦排队的,所以后来我宁可写信也不愿打电话。

  到了99年,OICQ开始流行,网吧里一片滴滴声和咳嗽声。听说第一批用户OICQ的号是6位数的,我没见过,我第一个号是7位数,被盗了, 后来注册的号是8位数的,一直用到了现在。

  人类有时候很奇葩,身边的人不愿意交流,却喜欢和网上陌生的人聊的热火朝天。

  我也是如此,大学四年,班里有些同学一句话没说过。却包夜跟别人聊OICQ,都不知道当时哪来那么多的话可聊,大概还是因为郁闷和寂寞吧。

  当时网吧还不是很多,所以上网的大多是大学生,不像现在有那么多骗子。我记得两个聊的比较好的女孩,一个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个湖南某卫校的,互相留了地址,写信,寄照片,湖南妹子比较漂亮,就像笔友一样。

  那时候每到周末就会有人从收发室把信拿来,分发给收信人,我很期待收到信,仿佛收到远方的礼物。但几个来回后,也没什么可写的了,很快就断了联系。

  等OICQ的新鲜感退却后,再也没干过给网友写信这么“浪漫”的事了。

  99年后,网上论坛开始火起来,有文采的人都喜欢泡在论坛上写帖子,没文采的就灌水。南京当地的论坛西祠胡同人气挺旺,南京本地的大学生玩论坛主要在西祠胡同,天涯和猫扑更火,面向全国。当然,新浪、网易的论坛人气也好高,我还记得好像还有个西陆。

  尤其是新浪论坛的金庸客栈,大神云集,江南、宁财神等,神帖无数,首推今何在的《悟空传》,号称“网络第一书”,后来被拍成电影,男主角彭于晏,口碑一般。听说咪蒙当年也混过金庸客栈,实打实才女一枚。

  我没看过《悟空传》,我看的是当时最火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信70、80后网友都知道这部小说,可以说是网文的鼻祖。情节我已记不清了,大概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男主角叫痞子蔡,女主角叫轻舞飞扬。我还记得女主角得了一种绝症,叫红斑狼疮。

  那个时候很多女孩的QQ名都叫“轻舞飞扬”。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ty_Frink 发表于 2021-1-11 19:04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突然睡不着了,这些天写这个帖子勾起了很多回忆,思绪万千。

  翻了翻旧相册,看了看老照片,不禁有些伤感:以前那个翩翩少年郎为何如今混成了这般模样?

  年少时,我很少拍照片,家里没有相机,也从没出去旅游过。所有的照片都是在学校出去游玩时拍,非常感谢那些为我拍照并洗好照片送给我的同学,我当时没有给洗照片的钱,也好像没有说谢谢。

  相比文字,照片更加真实。既然自曝,那就曝得彻底一点,反正我已不在乎。大概率,我是要孤独终老了,把这些照片留在天涯,让涯友们见证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哭过,笑过,得意过,失意过,我那一去不返的青春啊!

319949278.jpg

 这是一张高中时的证件照,也是我第一张身份证上的照片。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